吉隆坡拓荒博物館:恢復真相,紀念先賢
中新社吉隆坡4月29日電 題:吉隆坡拓荒博物館:恢復真相,紀念先賢
中新社記者 陳悅
今年3月,吉隆坡拓荒博物館落成開幕。一手倡建博物館的丘偉田說,從發愿到博物館落成,這條路走了27年。
彼時,由吉隆坡拓荒先賢葉亞來建設、已有100多年歷史的雪隆惠州會館出現產權爭議。為留住這一“華人在馬生活的重要歷史依據,”丘偉田一頭扎進了馬來西亞國家檔案館,搜尋相關資料。
丘偉田記得,整整一個半月,自己每天九點準時到檔案館“報到”,一直工作到下午兩點,終于找到了相關地契文件。與此同時,他也發現了大量與葉亞來相關的文件、資料。學工程出身的丘偉田通過這些資料,更充分了解了以葉亞來為代表的華人和其他民族先輩共同開拓吉隆坡的艱辛歷程。他把這些資料一一復印下來留為紀念,同時發愿要創辦一所博物館,以“恢復歷史真相,紀念拓荒先賢”。
“其實我們這一代人對葉亞來并不陌生,”丘偉田說,從小其父就經常帶他去惠州會館閑逛,在那里,可以聽到很多葉亞來的故事。但隨著時代變遷,年輕人對葉亞來和先賢開拓吉隆坡的艱辛歷程了解得越來越少。他覺得,葉亞來祖籍惠州,他和惠州會館有責任建設一座博物館,“讓大眾和年輕一代知道,吉隆坡是怎么來的,葉亞來等先賢貢獻何在?!?/p>
但是,當時惠州會館的房產,大多已有租約,丘偉田一直等到2018年,才定址在同為葉亞來倡建的仙四師爺廟,開始籌建博物館。在漫長的“等待”中,丘偉田繼續在世界各地搜集資料,他的足跡“最遠一直到荷蘭”。
丘偉田說,建設這座博物館,首先是要希望讓馬來西亞社會認識到葉亞來等先賢在吉隆坡發展過程中的功績。
在博物館里,以照片、實物、模型等多種形式,展示了葉亞來建設、管理吉隆坡、發展生產、興辦教育等諸多貢獻。博物館也以大量實物反映吉隆坡開埠早期華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博物館藏品中,丘偉田最珍愛的是自己從世界各地收集到的老照片,這些照片展現吉隆坡一百多年來不同歷史時刻,充分反映了吉隆坡成長的歷程。
在博物館內,還展示了一把年代久遠的佩刀。這是仙四師爺廟錫克族守衛辛格父子的佩刀。丘偉田告訴記者,這兩代錫克人父死子繼,守衛仙四師爺廟超過70年,尤其是辛格的兒子出生成長在仙四師爺廟,在父親死后又繼任守衛,一直服務到2021年去世。
在丘偉田看來,辛格父子的故事,體現的便是馬來西亞多元種族之間文化交融、和睦相處的歷史。
博物館內,除了展示葉亞來建設吉隆坡的功績,也展示了阿卜杜拉、葉四、丘秀、布亞沙等馬來西亞各族裔先輩為吉隆坡開埠發展的貢獻。丘偉田說,“博物館固然要紀念華人先賢,也要體現馬來西亞各族裔在吉隆坡共同努力的事跡?!?/p>
在博物館站展廳的醒目位置,懸掛著葉亞來的畫像。正對葉亞來畫像的,則是在他去世百余年后,反映吉隆坡市中心繁華景象的照片?!跋M@些開埠先賢們,能夠目睹今日的吉隆坡而感到欣慰?!鼻饌ヌ镎f。(完)